ID:286188
时间:2021-01-12
吉林2020年上学期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考试题
命题教师:
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:H-1 O-16 N-14 C-12 S-32 Na-23 Mg-24 Al-27 Cu-64
一、选择题(本大题共25小题,满分50分。)
1.2020年伊始,新冠肺炎肆略中国,一场疫情狙击战打响,一时间消杀试剂成为紧俏物品。下列关于消杀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酒精作为消杀试剂,浓度越高效果越好
B. 为增强消毒效果,“84”消毒液可与含HCl的洁厕灵混合使用
C. “84”消毒液与酒精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
D. “84”消毒液与酒精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分别为次氯酸盐和乙醇
2.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 将1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,溶液中HClO、Cl-、ClO-粒子数之和为2NA
B. 100g CaCO3晶体和100g K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分别为2NA和3NA
C. 标准状况下,4.48L NO和2.24L O2混合后,原子总数为0.6NA
D. 已知3BrF3 + 5H2O=HBrO3 + Br2 + 9HF + O2↑,若有5mol H2O参加反应,则被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3NA
3.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( )
A.二氧化碳的球棍模型: B.HCN的电子式: H:C:N:
C.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:108O D.H2O2的结构式:H—O—O—H
4.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相应实验,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
A. 用图甲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液
B. 用图乙所示操作配制100 mL 0.1 mol·L-1硫酸溶液
C. 用图丙所示装置制备氨气
D. 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
5.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
A.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
B.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
C. 胶体带电,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
D.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,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
6.已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,该氯化物中R微粒的核内中子数为Y,核外电子数为Z,则该同位素的符号为( )
A.Z(Y)R B.Z(Y+Z)R C.X+Z(Y+Z)R D.X+Z(X+Y+Z)R
7.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,其实质相同的是( )
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⑤含I2的淀粉溶液
A.①④ B.①②③ C.②③⑤ D.③④
8.草酸晶体(H2C2O4·2H2O)无色,熔点为101℃,易溶于水,受热脱水、升华,170℃以上分解。某学生拟用下图装置做草酸晶体的分解实验并验证部分产物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A. 装置A中的大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,是因为加热草酸晶体时会产生水
B.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(水蒸气、草酸)等,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中,干扰CO2的检验
C.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,澄清石灰水变浑浊
D. 本实验能证明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有二氧化碳
9.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( )
A.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+H3O+=CH3COOH+ H2O
B.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++2+2=CaCO3↓+ 2H2O+
C.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—+ CO2+ H2O=C6H5OH+
D.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+8H++2=3Fe3++2NO↑+4 H2O
10.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并进行如下操作,其中结论正确的是
选项 |
操作 |
现象 |
结论 |
A |
滴加BaCl2溶液 |
生成白色沉淀 |
原溶液中有SO42— |
B |
滴加氯水和CCl4,振荡、静置 |
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|
原溶液中有I- |
C |
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|
火焰呈黄色 |
原溶液中有Na+、无K+ |
D |
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,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|
试纸不变蓝 |
原溶液中无NH4+ |
11.根据下列实验现象,所得结论正确的是( )
实验 |
|
实验现象 |
结论 |
A |
|
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,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|
氧化性:Al3+>Fe2+>Cu2+ |
B |
|
左边棉花变为橙色,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|
氧化性:Cl2>Br2>I2 |
C |
|
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,右边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|
热稳定性:Na2CO3>NaHCO3 |
D |
|
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,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|
非金属性:Cl>C>Si |
12.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
选项 |
实验操作和现象 |
实验结论 |
A |
向1mL1%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的CuSO4溶液, 振荡后再加入0.5mL有机物Y,加热,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|
Y中不含有醛基 |
B |
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,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,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和黑色颗粒 |
CO2具有氧化性 |
C |
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,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,石蕊试纸变蓝 |
NH4HCO3显碱性 |
D |
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,逐滴加入BaCl2溶液,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|
BaCl2溶液呈酸性 |
13.硫酸亚铁的用途广泛,可以制备下图所示物质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A. 属于碱式盐,可用作净水剂
B. 与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:
C. 可用稀硫酸和溶液检验铁红中是否含有
D. “冷却结晶”后的操作是过滤,“锻烧”操作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、蒸发皿、玻璃棒
14.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:Na2S2O3 + 4Cl2 + 5H2O = 2NaCl + 6HCl + 2H2SO4,
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,溶液的pH降低
B.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1
C.若0.5 mol Na2S2O3作还原剂,则转移4mol电子
D.当Na2S2O3过量时,溶液能出现浑浊
15.工业上用铝土矿(主要成分为Al2O3,含Fe2O3杂质)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:
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 )
A.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+CO2+2H2O=Al(OH)3↓+NaHCO3
B. 反应①、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
C.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
D. 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,也可以是盐酸
16.某溶液中含有 HCO3-、Na + 、 Ba2+、NO3- 4 种离子,若向其中加入少量 Na2O2 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( )
A.HCO3 B.Na C.Ba D.NO3
17.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
A. 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
B. 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7个峰
C. 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,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1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
D. 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、NaOH、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:2:1
18、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
B.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
C.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
D.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,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
19.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。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
A.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O2-、OH-、CO32-溶液中,逐滴加入盐酸:AlO2-、OH-、CO32-
B.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、FeI2溶液中,缓慢通入氯气:I-、Br-、Fe2+
C.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KOH、Ba(OH)2溶液中,缓慢通入CO2:KOH、Ba(OH)2、K2CO3、BaCO3
D.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+、Cu2+、H+溶液中加入锌粉:Fe3+、Cu2+、H+
20.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图转化:下列有关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
|
A. 若X为,则A为硝酸 B.若X为S,则A为硫酸
C. 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,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
D. 若X 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,则A 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
21 . 0.6mol·L-1Fe2(SO4)3和1.2mol·L-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,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,测得溶液中Fe2+与Cu2+物质的量之比为2:1,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( )
A. 0.30mol B. 0.22mol C. 0.16mol D. 0.48mol
22.一定质量的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,随着反应的进行,所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,当铜反应完毕后,共收集到11.2 L气体(标准状况),将该气体与0.325 mol混合溶于水,恰好无气体剩余。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( )
A. 1.2 mol B. 1.1 mol C. 1.8 mol D. 1.6 mol
23.某稀溶液中含有 Fe(NO3)3 、Cu(NO3)2、HNO3,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,溶液中 Fe2+ 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。则溶液中 Fe(NO3)3、Cu(NO3)2、HNO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( )
A.1:1:4 B.1:3:1 C.3:3:8 D.1:1:1
24.在标准状况下,将 和 NO 按体积比 3:4 充满干燥烧瓶,把烧瓶倒置于水中,瓶内液体逐渐上升,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,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( )
A.1/4 mol B.1/28 mol C.1/39.2 mol D.1/42 mol
25.一杯澄清透明的溶液中,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为,体积为。可能含有的离子:阳离子:、、、;阴离子:、、、。向该混合液中加足量稀盐酸,有无色气体生成,且阴离子的种类不变。对该溶液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
A. 该溶液一定含有、、 B. 该溶液一定不含、
C. 该溶液一定不含、 D. 该溶液可能含有
二、非选择题(本大题共4小题,满分50分。)
26.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 SO2进入大气,有多种方法可用于 SO2的脱除。
(1)NaClO 碱性溶液吸收法。工业上可用 NaClO 碱性溶液吸收 SO2。
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②为了提高吸收效率,常用 Ni2O3作为催化剂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原子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,可加快对 SO2的吸收。该催化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:
a.过程1的离子方程式是Ni2O3+ClO-===2NiO2 +Cl-,则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。
b.Ca(ClO)2也可用于脱硫,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,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碘循环工艺也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,同时还能制得氢气,具体流程如下:
则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7.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,利用废铁屑可制备无水氯化铁。实验室制备装置和工业制备流程图如下:
已知:(1)无水FeCl3的熔点为555 K、沸点为588 K。
(2)废铁屑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。
(3)不同温度下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:
温度/℃ |
0 |
20 |
80 |
100 |
溶解度(g/100 g H2O) |
74.4 |
91.8 |
525.8 |
535.7 |
实验室制备操作步骤如下:
Ⅰ.打开弹簧夹K1,关闭活塞K2,并打开活塞a,缓慢滴加盐酸;
Ⅱ.当装置A中不产生气泡时,关闭弹簧夹K1,打开活塞K2,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;
Ⅲ.将烧杯中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FeCl3·6H2O晶体。
请回答:
(1)烧杯中足量的H2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·6H2O晶体的操作步骤是加入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、过滤、洗涤、干燥。
(3)试写出吸收塔中反应离子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捕集器温度超过673 K时,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的铁的氯化物,该物质的分子式(相对原子质量:Cl-35.5、Fe-56)为____________。
(5)FeCl3的质量分数通常可用碘量法测定:称取m g无水氯化铁样品,溶于稀盐酸,配制成100 mL溶液;取出10.00 mL,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,充分反应后,滴入几滴淀粉溶液,并用c mol·L-1 Na2S2O3溶液滴定,消耗V mL(已知:I2+2S2O32-=2I-+S4O62-)。
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②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8.碱式硫酸铁[Fe(OH)SO4]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,在医药上也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。工业上利用废铁屑(含少量氧化铝、氧化铁等)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:
已知: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pH见下表:
沉淀物 |
Fe(OH)3 |
Fe(OH)2 |
Al(OH)3 |
开始沉淀 |
2.3 |
7.5 |
3.4 |
完全沉淀 |
3.2 |
9.7 |
4.4 |
(1)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,使溶液中的 沉淀,该工艺中“搅拌”的作用是 。
(2)在实际生产中,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,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 。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.2L(标准状况),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 。
(3)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(OH)2+离子,可部分水解生成Fe2(OH)42+聚合离子。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。
(4)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、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。根据我国质量标准,产品中不得含有Fe2+及NO3-。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+,应使用的试剂为 。
A.氯水 B.KSCN溶液 C.NaOH溶液 D.酸性KMnO4溶液
29.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(C10H16),叫α-非兰烃,与A相关反应如下:
已知:
(1)H的分子式为 。
(2)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。
(3)含两个—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(不考虑手性异构),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。
(4)B→D,D→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、 。
(5)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,写出其结构简式: 。
(6)写出E→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: 。
.com)
资料简介
展开
你可能关注的文档
客服服务微信
55525090
手机浏览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© 2006-2021 主站 www.5ykj.com ,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2022453号-30
版权声明: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,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,
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,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:55525090@qq.com,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