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ww.5ykj.com - 莲山课件】
2019学年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(上)化学月考试卷
考试注意:
1.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。满分 100 分,考试时间 90 分钟。
2. 答题前,考生务必用直径 0.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。
3. 考生作答时,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,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;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.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大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,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,在试题卷、草稿纸上作答无效。
4. 本试卷命题范围:人教版选修 4 第一、二章、第三章第 1 节。
5.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:H 1 C 12 O 16
一、选择题(共 14 题,每题 3 分总计 42 分。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)
1.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
B.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是 mol•L-1•s-1 和 mol•L-1•min-1
C.对于任何化学反应而言,化学反应速率越快,反应现象就越明显
D.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
2.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( )
A.2Na + 2H2O = 2NaOH + H2↑
高温
B.C + CO2 2CO
C.NaOH + HCl = NaCl + H2O
D.CH4 + 2O2 点燃
CO2 + 2H2O
3.已知 0.1mol•L-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:CH3COOH CH3COO- + H+,要使溶液
中 c(CH3COOH)
c(H + )c(CH3COO - )
的值增大,可以采取的措施是( )
A.加少量冰醋酸 B.降低溶液温度
B.加少量稀盐酸 D.加蒸馏水
4.一定温度下,100ml 2mol•L-1 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,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,但又不 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。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( )
A.2mol•L-1 的硫酸溶液 B.稀盐酸
C.K2SO4 溶液 D.ZnSO4 固体
5.在 1L 密闭容器中,发生反应 N2(g) + 3H2(g) 2NH3(g),若最初加入的 N2 和 H2 物质的 量为 4mol,测得 10s 内 H2 的平均速率ν(H2)=0.12mol•L-1•s-1,则反应进行到 10s 时容器中 N2
的物质的量是()
A.1.6mol B.2.8mol
C.3.2mol D.3.6mol
6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
B.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
C.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,ΔS 为正值
D.CaCO3(s)受热分解为 CaO(s)和 CO2(g):ΔS>0
7.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,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
B.右图说明 CH2=CH2(g) + H2(g) → CH3CH3(g) ΔH<0>
C.若右图中表示有无使用催化剂,则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是曲线Ⅱ
D.ΔH 等于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
8.一定温度下,在 1L 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 a mol NH4I,发生反应:
Ⅰ. NH4I(s) NH3(g) + HI(g)
Ⅱ. 2HI(g) H2(g) + I2(g) ,达到平衡时,体系中 n(NH3)=b mol ,n(I2)=c mol ,则该温
度下的反应Ⅰ平衡常数 K 值为( )
A.b(b-2c) B.b(b-2c)/a C.b2 D.bc/a
9.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( ) A.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B.高压比常压有利于 SO2 与 O2 反应生成 SO3
C.加压后红棕色的 NO2,颜色先变深后变浅
D.由 H2(g)、HI(g)、I2(g)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
10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反应 2NaCl(s) = 2Na(s) + Cl2(g)的ΔH<0>,ΔS>0
B.反应 3Si(s) + 2N2(g) = Si3N4(s)能自发进行,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.反应 4Fe(s) + 3O2(g) = 2Fe2O3(s)常温下可自发进行,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.反应 N2(g) + 3H2(g) 2NH3(g)的ΔH<0>,ΔS>0
11.把 3mol X 气体和 1mol Y 气体混合于容积为 1L 的容器中,使其发生如下反应:
3X(g) + Y(g) nZ(g) + 2W(g),2min 末生成 0.2mol W,若测知以 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 均反应速率为 0.1mol•L-1•min-1,则 n 值为( )
A.1 B.2 C.3 D.4
12.某温度下,将 2mol A 和 1mol B 充入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,发生反应: aA(g)+B(g)C(g)+D(g),ΔH<0 min 后达到平衡。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 K=1,>若温 度不变时,将容积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,A 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,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( )
A.a=1
B.升高温度,平衡常数减小
C.达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 60%
D.平衡后,若再加入 2mol B,重新平衡后,A 的体积分数减小
13.已知反应 mX(g)+nY(g)qZ(g)的ΔH<0>q,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, 若升高体系温度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ΔH 增大 B.平衡常数 K 增大
C.ν(X):ν(Y)= m:n D.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
14.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,发生反应 A(g)+B(g)2C(g)+D(s),ΔH=-a kJ•mol-1,有关实验 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右图所示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实验Ⅰ中,10min 内平均速率ν(B)=0.06mol•L-1•min-1
B.600℃时,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 a=160
C.600℃时,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K=0.45
D.向实验Ⅱ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0.5molA 和 1.5molB,A 的转化率减小 二、非选择题(共 6 小题,共 58 分)
15.(8 分)某温度时,在 1L 密闭容器中 X、Y、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
如图所示。回答下列问题:
Z
X Y
(1)据图分析,该反应为 (填“可逆”和“非可逆”)反应。化学方程式:
(2)反应开始至 10s 时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
(3)10s 后 X 的消耗速率 (填“大于”、“小于”和“等于”)10s 末 Z 的消耗速率。
16.(10 分)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。回答下列问题:
(1)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(填字母)
a.煤炭 b.太阳能 c.风能 d.地热能
(2)已知:
Ⅰ.H2(g) + O2(g)=H2O(g),ΔH=-241.8 kJ•mol-1
Ⅱ.H2(g) + O2(g)=H2O(l),ΔH=-285.8 kJ•mol-1
①氢气的燃烧热为 kJ•mol-1
②断开 1mol H—H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kJ
③18g H2O(l)完全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,需要吸收 kJ 的能量
(3)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,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,在氧气充 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,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。
①在通常状况下,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, (填“金刚石”或“石墨”)更稳定,石墨的燃 烧热为 kJ•mol-1。
②12 g 石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燃烧,生成气体 36 g,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。
17.(10 分)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,在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,回答下列问题:
(1)由合成气(组成为 H2、CO 和少量 CO2)直接制备甲醇,主要过程包括以下两个反应: Ⅰ.CO(g) + 2H2(g) = CH3OH(g),ΔH1=-90.1kJ•mol-1
Ⅱ.CO2(g) +3H2(g)=CH3OH(g) +H2O(g),ΔH2=-49.0kJ•mol-1
①与反应Ⅱ相比,采用反应Ⅰ制备甲醇的优点是 (任意写出一点)
②能说明上述反应Ⅱ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( )
a.ν(CO2)=ν(CH3OH)
b.单位时间内生成 1mol CH3OH 的同时生成 3mol H2 c.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.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
③某温度下,向 2.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.0mol CO2 和 3.0mol H2,发生反应Ⅱ,一段时 间后达到平衡,右图曲线 a 表示该反应在该温度下 CO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,曲线 b 表示 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时 CO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(填字母)。 A.若 c1=0.3mol/L,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的速率
ν(H2)=3.15mol•L-1•min-1
B.曲线 b 对应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,平衡常数
Ka=Kb
C.曲线 b 对应条件改变可能是密闭容器的体积变为 1.0L
(2)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,充入一定量的 H2 和 CO,发生反应:
CO(g)+2H2(g)=CH3OH(g),测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:
t/s |
0 |
500 |
1000 |
c(H2)/mol•L-1 |
5.00 |
3.52 |
2.48 |
c(CO)/mol•L-1 |
2.50 |
|
|
在 500s 内用 C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ν(CO)= ,1000s 时 CO 的转化率为 。
18.(12 分)已知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(g)+2B(g)C(g)。回答下列问题
(1)图 1 是反应 A(g)+2B(g) C(g)在不同温度下 A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。
①该反应的焓变 ΔH 0 (填“>”、“<”或“=”)。
②T1 和 T2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 K1 (填“>”、“<”或“=”)K2。在 T1 温度下, 往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,充入 1 mol A(g)和 2 molB(g),经测得 A 和 C(g)的浓度随时间 变化如图 2 所示。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。
③若容器容积不变,下列措施可增加 A 转化率的是 。
a.升高温度 b.将 C(g)从体系中分离
c.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.充入 He,使体系总压强增大
(2)在容积为 1 L 的恒容容器中,分别研究在 230℃、250℃和 270℃条件下的上述反应。 三种温度下 B 和 A 的物质的量之比与 A 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图 3 所示,则曲线 z 对应的温 度是 ℃;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(用分数表示)。曲线上 a、 b、c 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K1、K2、K3,则 K1、K2、K3 的大小关系为 。
19.(10 分)一定条件下,NO 与 Cl2 反应生成亚硝酸氯(ClNO),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
2NO(g)+Cl2(g)2ClNO(g) ΔH 。回答下列问题:
(1)已知有如下反应:
Ⅰ.4NO2(g)+2NaCl(s)2NaNO3(s)+2NO(g)+Cl2(g) ΔH1 Ⅱ.2NO2(g)+NaCl(s)NaNO3(s)+ClNO(g) ΔH2
则ΔH= (用ΔH1,ΔH2 表示)。
(2)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 NO(g)和 2mol Cl2(g),在不同 温度下测得 c(ClNO)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。
①反应开始到 10min 时,Cl2 的平均反应速率ν(Cl2)= 。
②温度为 T2 时,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= L•mol-1。
(3)T℃时,2NO(g)+Cl2(g)2ClNO(g)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ν正=k•cn(ClNO),测得速率 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:
序号 |
c(ClNO)/mol•L-1 |
ν /mol•L-1•s-1 |
① |
0.30 |
3.6×10-8 |
② |
0.60 |
1.44×10-7 |
③ |
0.90 |
3.24×10-7 |
n= ,k= (注明单位)
20.(8 分)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。回答下列问题:
(1)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(CO、NOx、碳氢化合物)进行相互反应, 生成无毒物质,减少汽车尾气污染。
已知:N2(g)+O2(g)=2NO(g) ΔH1=+180.5kJ•mol-1
2C(s)+O2(g)=2CO(g) ΔH2=-221.0kJ•mol-1
C(s)+O2(g)=CO2(g) ΔH3=-393.5kJ•mol-1
则尾气转化反应:2NO(g)+2CO(g)=N2(g)+2CO2(g)的ΔH= kJ•mol-1。
(2)某温度下,等物质的量的 NO 和 CO 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 2NO(g)+2CO(g)=N2(g)
+2CO2(g),起始总压为 16kPa,平衡时总压减少了 20%。
①NO 的转化率为 。
②此温度下,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= (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,分压=
总压ⅹ物质的量分数)。
③达到平衡后,欲增加 NO 的平衡转化率,可采取的措施有 (填字母)。
a.通入惰性气体 b.降低温度
c.增加 NO 浓度 d.增加 CO 浓度
Copyright© 2006-2019 主站 www.5ykj.com ,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2022453号-30